行业资讯

家长必看!新高考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11-22 09:51:33
高考报考,填一个好志愿,是考生及家长都期待的事情,但往往很多人最后是事与愿违的。其实很多是在填志愿时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对考生本人的未来进行一个较好的定位。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是:高考报考,职业规划很重要!做好规划,少走弯路!

高考填志愿不只是学校和分数匹配

很多考生觉得高考分数还不错,盲目的认为自己应该就读一所好大学,结果最后虽然进了好大学,却学了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专业。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理性,思考如何根据现有的分数作一个最优的选择。

通常我们会把前三到五年的高考分数作为参数,但由于历年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历届高考成绩之间的绝对分值也不同,所以去年的600分和今年的600分也不是一个概念,那么,在报考时我们就不能看绝对分数,而要看相对分数,还要综合考虑本省当年的招生计划总数、考生总数、考生成绩、考生位次等因素。
缺少生涯教育,如何选科成难题
首先生涯教育缺失直接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高一学生在选科目定方向上认知的不明确。
近两年在上海、浙江试点新高考改革之后,关于选科目的问题已经初现端倪,“3+3”模式要求考生必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再从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中选考3门。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在仍以总分排名录取的情况下,必须将3门选考科目的原始分换算成等效分。这种情况下,难度较大的物理科目选考人数剧减。
在很多相关新闻报道中,都能发现在文理不分之后,许多学生选择弃考物理,物理“遇冷”现象是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3年以来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3+3”模式下其他高考改革省份即将面临的共性问题。
为了获得高分而弃考物理,归根到底,把新高考变成了一种另类的唯分数论,也折射出了很多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茫然。放弃物理的孩子真的不喜欢物理吗?并不一定。只是在追求分数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会忽略一个关于孩子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就是他们到底想想从事一份怎样的职业,想拥有怎样的未来。
原本,新高考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看到了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都能被充分尊重的可能,但如果在选科目定方向的阶段,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如何能保证所选择的科目,以及未来的专业符合他们的兴趣和性格?如何保证进入大学学习,进入职场工作后,他们能够不迷茫困惑?
对于中学生来说,从接受生涯教育,建立起职业规划的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发展目标,培养做职业规划的习惯和能力。而对于家长和老师们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情况,真正给到孩子关于未来发展有用的帮助。而现实是,对学生而言,新高考下最晚高一下学期就要面临课程选择的问题,但无论老师家长或是他们自己对于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的知识都知之甚少。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曾经采访过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的专家,他认为:中学生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知识的普及,至少要提前到学生高一阶段以前。


高考填志愿更是要专业和个人匹配
在高考报考时,还应该考虑专业与考生是否匹配。
这里讲的“匹配”,包括分数匹配、兴趣匹配、优势匹配、能力匹配、职业规划匹配等重要方面。
大学选专业,首先分数是重要的一关,考生能否顺利就读这个志愿专业,取决于是否满足这个专业的分数;
而兴趣、优势是考量的另一面,志愿专业最好是与考生兴趣相匹配的,那样将来学起来会投入点;
最后是职业规划,如果志愿专业与考生将来的职业毫不相干,那么对于考生来讲,专业与职业不能紧密联系,学这个专业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一种资源浪费,考生在毕业后面对庞大的就业压力也会很后悔当初的选择。

当年易中天老师的女儿填报高考志愿时
易中天给了女儿四个原则
1、兴趣原则,选感兴趣的专业;
2、优势原则,选最能体现自己优势的专业;
3、创造原则,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而不是做简单重复的劳动;
4、利益原则,这个专业最好还是能挣钱的。“因兴趣而有动力,因优势而有能力,因创造而有潜力,因利益创造收益”。
这四个简单明了的原则值得高三考生和家长们细细体会和好好借鉴。
其实,大学毕业后,学生无非就是向读研、留学以及就业这几个方向分流。孩子毕业后的规划,与报什么样的学校、学什么专业密切相关,因为不同类型的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
总之,高三家长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报考专业前首先要确定未来的职业,通过职业规划去报考志愿,不要让孩子输在职业的起跑线上,一定要让孩子的未来借力而行!慧选科·新高考选科系统一直助力于高考选科,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便捷!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