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选科资讯

陕西确定2019年新高考将采用3+3模式 学生如何选科才最适合自己?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2-21 09:34:39
陕西省定于2019年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接受新的高考制度。
2018年陕西省围绕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成立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结合陕西实际,形成了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初稿。目前,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初稿正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据了解,早在2016年6月,根据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相关精神要求,陕西省出台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2019年启动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到2022年基本建立符合省情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2019年6月底前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与现行高考(分文、理科,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文科/理科)综合科目不同的是,从2022年起,高考成绩由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组成。保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计入总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每科满分100分。由考生根据招生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每科可报考1次。
今后,高考将探索基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试点,国内其他部分省、市前期已开始试点,结合外省试点情况和陕西实际,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将适时公布,届时将使陕西省高考改革实施操作细节更加具体明确。
重点解读
1、陕西省2019年6月底前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2、从2022年起,陕西省高考成绩由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组成。
3、保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
4、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5、计入总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每科满分100分。由考生根据招生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每科可报考1次。
高考科目变化
这次高考改革的核心部分,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部分,就是高考科目的变化。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外语“一年两考”
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
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考试科目总分750分
高考科目有所变化,但总体分值仍为750分,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选考科目3科均为100分。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实现“考其所长”,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减轻考生的心理负担。
高中分设两类考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次考试分开进行,合格性考试涵盖国家课程方案中设定的14个科目,由省和市分别具体组织,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由学生自主确定选择3门参加考试,由省统一组织考试,3科成绩要计入高考。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以上科目的合格性考试不合格学生的补考由省统一命题,各设区的市组织实施。通用技术、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实验操作由省制定统一要求(具体要求另行发文),各设区的市组织实施。
各学科考试具体范围依据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和相关要求。其中,合格性考试范围为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必修内容,外语包括听力,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包括实验操作;等级性考试范围为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规定的必修和选修I的内容。
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学业水平各科目考试时间由省教育厅根据国家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统一确定。
合格性考试14个科目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随结随考,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高二年级3个科目,高三年级9个科目,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各科目具体时间安排另文确定)。合格性考试每科目考一次,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可参加一次补考。
等级性考试6个科目统一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4月份。等级性考试每个科目只提供一次考试机会。


高考改革政策正在一步步实行,根据高考改革政策及改革时间显示,最晚也就在三五年内都会落实。因为改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毕竟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发达地区试点,发展中地区紧随其后,稍差的地区也不能落下太远。
高考文理分科是一种趋势,文理分科以后,学生选择面更宽了,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任选三科作为高考科目。取消文理分科,同学们虽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科目去学,但也要考虑一下以后选专业的问题。如果目标明确,可以根据大学专业去选择选考科目,但如果不知道学什么专业,学生们该如何选科?
实在对选科无从下手的话,建议大家从未来发展规划出发考虑。虽然说并不一定所学专业是就业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职业还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你选择的科目。
事实上,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真的对选科无从下手时,大家可以借助慧选科·新高考选科系统帮助大家选科。

慧选科·新高考选科系统能够专业地从自我认知、优势能力、兴趣倾向、学习风格、学习成绩、高校专业推荐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通过评估得到选科报告,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自我,发挥自我优势,选好最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从而突破自己的学习成绩,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获得一些大学专业选择、职业选择、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的建议;同时,有效协助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展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指导学生选科。

如何解读慧选科报告,再进行选科?
慧选科报告核心在于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倾向,人格类型以及个人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和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从而确定选科到专业最后到职业的发展路径。


·第一步:了解学生T12优势方向、兴趣倾向和人格类型
慧选科报告的第一至三部分
T12个人优势评估:
用于了解学生潜在的可发展的能力倾向
兴趣倾向评估:
用于了解学生精力的关注点和投放点
人格类型倾向评估:
用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
可以加强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从而协助学生去探索自身将来可从事或者可发展的一些职业的方向和类型


·第二步:对比选科测评结果与学生自填成绩的一致性
对比潜力排名与成绩排名
通过对比选科测评结果与学生自填成绩的一致性,可以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向与将来可发展方向的差异性
一致性程度越高,表明差异性越小
学生的选科方向越明确,学生的优势学科即是现阶段成绩突出的学科


·第三步:查看适合报读的高校专业
对于选科测评的结果仍存有疑问的学生,可以查看报告推荐报读的高校专业
进一步的了解当前的选科结果可以适合报考哪些专业,而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否符合自身的期望


·第四步:查看学习建议
了解完选科结果之后,可以查看学习建议,此部分是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而推荐的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编建议大家在选科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到自己真正适合自己的科目。